东莞经济增速倒数第一,究竟是怎么回事?
东莞,这个曾经的“世界工厂”,如今却成了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“拖油瓶”。7月26日,东莞市统计局披露:2023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为5262.10亿元,同比增长1.5%。这个成绩,得了多个倒数第一。
广东省上半年GDP增长5.0%,21个地级市有11个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,揭阳增速最快,达到7.6%;东莞增速位居倒数第一。东莞上半年在万亿GDP城市中,经济增速倒数第一。
这样的数据让人不禁感叹:东莞经济怎么了?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滑坡?东莞还有没有希望?
(资料图片)
一、外贸下滑严重冲击了东莞经济
东莞高度依赖出口贸易,在全球经济放缓、外贸下滑的背景下,东莞经济增速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城市。
根据统计局数据,2023年上半年,东莞进出口总额为1330.30亿元,同比下降3.8%。其中,出口额为783.03亿元,下降4.9%;进口额为547.27亿元,下降2.4%。进出口总额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低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水平。
东莞的外贸下滑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:
全球贸易环境恶化。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,以及中美、中欧等贸易摩擦的加剧,全球贸易需求低迷,导致东莞的出口订单减少。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。由于美元走弱和中国经济相对稳定,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,给东莞的出口企业带来了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压力。 国内竞争加剧。随着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扶持,东莞的传统优势产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。同时,由于土地、人力等要素成本上升,东莞的制造业吸引力下降。 产业结构单一。东莞的外贸主要依赖于五大支柱产业:机械电子、纺织服装、五金模具、家具、造纸等。这些产业大多属于低端制造业,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,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。二、土地资源匮乏制约了东莞经济转型
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。然而,东莞面积小,可利用土地极度紧张,无法像其他城市那样引入大批新兴产业进行经济转型。
据统计局数据,2023年上半年,东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.0%,低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水平。其中,工业投资增长11.0%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.3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.3%。
东莞的土地资源匮乏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:
土地面积有限。东莞总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,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495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20%。而东莞的人口密度为3688人/平方公里,是全国最高的城市之一。这意味着东莞的土地供给相对紧张,土地价格相对高昂。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。东莞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,存在大量的低效用地和闲置地。根据2019年的数据,东莞有约1.2万亩的低效用地,占建设用地的8.2%;有约1.5万亩的闲置土地,占建设用地的10.2%。这些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,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。 土地管理制度特殊。东莞的土地管理制度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,大量土地仍在农村集体手中,而非国有或市场化。这导致了土地的碎片化和分散化,不利于土地的集中开发和利用,也不利于发展大型品牌企业和现代服务业。三、滨海新区被寄予厚望,但其开发潜力和空间仍有限
滨海新区是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,旨在打造一个国际化、现代化、生态化的新城区,带动东莞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。
滨海新区规划面积为136平方公里,其中陆域面积为86平方公里,水域面积为50平方公里。滨海新区定位为“粤港澳大湾区核心门户、国际一流创新型滨海新城”,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科技创新等产业。
滨海新区被期待成为东莞经济的新引擎,但其开发潜力和空间仍有限:
地理条件并不理想。滨海新区虽然靠近深圳湾口岸和深圳机场,但其自身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,与周边城市的联通性还不强。同时,滨海新区受到珠江口水文环境的影响,存在防洪、防潮、防涝等问题。 产业结构还不清晰。滨海新区虽然规划了多个产业园区和功能区,但其具体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还不明确。目前,滨海新区主要依靠引进外来投资来推动产业发展,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 开发进度还不快速。滨海新区虽然已经启动了多个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,但其整体开发进度还比较缓慢。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,滨海新区实现GDP为120.32亿元,同比增长2.5%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四、土地制度是东莞发展的致命弱点
农村集体制度是东莞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,也是东莞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的最大制约。农村集体制度导致了土地的碎片化和分散化,不利于土地的集中开发和利用,也不利于发展大型品牌企业和现代服务业。
根据2019年的数据,东莞有约2.6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管理着约3.8万亩的集体建设用地。这些土地大多被用于建设工业厂房、商业店铺、住宅楼等,形成了众多的小型村镇企业和城中村。这些企业和城中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
规模效益低下。由于土地分散和规模小,这些企业和城中村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,也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和技术。同时,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,这些企业和城中村也存在着环境污染、安全隐患、社会治理等问题。 资源配置失衡。由于土地权属不清晰和流转不畅,这些土地无法有效地进行市场化配置,导致了资源的错配和浪费。一方面,有些土地被闲置或低效利用,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;另一方面,有些土地被过度开发或超载利用,造成了生态破坏和社会负担。 制度创新困难。由于农村集体制度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法律障碍,这些土地难以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改革。例如,农村集体土地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,只能通过出租、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;农村集体土地无法直接用于抵押贷款,只能通过担保、信托等方式进行融资。因此,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是东莞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步。具体而言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,明确土地权属关系,保障农民合法权益。 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,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 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机制,增加土地市场供给,降低土地市场价格。 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城市更新项目,促进产业升级和社区改造,提升城市品质。总之,东莞经济增速倒数第一,并非没有原因。东莞经济面临着外贸下滑、土地资源匮乏、滨海新区开发潜力有限、土地制度改革困难等多重挑战。要想实现东莞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,打破制约东莞发展的瓶颈,释放东莞发展的潜力。
关键词: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