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方面称,芬兰加入北约的条款中,“不部署美国军队、不部署核武器”两个条件完全消失。基本上标志芬兰作为前线国家,将被允许部署北约基地、美国军队和战术核弹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北约国家与芬兰、瑞典的谈判过程中,曾对芬兰和瑞典的条件进行反驳,称有权利按照北约章程,在所有北约国家境内部署任何北约想部署的各种武器装备,包括军队以及基地。
俄罗斯的军事压力将进一步增加,芬兰地形狭长,如果按照现有的地理位置去计算,1340公里的边界将成为北约和俄罗斯的新“边界”,北约的军事部署将会进一步强化。
芬兰加入北约是为了自保,但对于北约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。之前北约与俄罗斯只有1200公里的边界,现在加上芬兰1340公里,2500公里的正面将会让俄罗斯面临重大威胁。北约国家会充分利用巨大的兵力空白和作战地区的空缺。
现有的北约部署,包括之前的演练行动,F-35战斗机在芬兰拉普兰基地进行各种演练。今后购买的64架美国F-35战斗机将成为波兰空军的主要武器装备。F-35本身就是美国投掷B61-12核弹的重要工具,核攻击和核威胁近在咫尺。
从冷战到现在,美国的核武器从来没有距离俄罗斯这么近。战术距离和战术核弹-两个“战术效应”让俄罗斯西部边界面临空前压力。
俄罗斯方向的反制手段是在西部和西北部要强化军事部署。拉夫罗夫4月4日讲了一句话,他说:“可以降低核威胁,但是降低核威胁像跳探戈一样是两个人的事”。
俄方是在提醒美国和北约,如果把战术核弹向芬兰方向部署,俄罗斯也会用“核”去“治核”。
前线地区常规作战兵力要想封控1300公里的边界,太难了。
俄军曾经有过几个指挥所叫前进指挥所,可以理解成“临时指挥所”或者“应急指挥所”。它对于兵力的调动,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并不高,今后在西部和西北部强化作战部署,将会成为一个艰巨工程。
俄罗斯军队也在调整,之前的5个军区变成7个军区,在列宁格勒方向强化军事部署,在北部方向形成新的防线。
芬兰加入北约,除核弹以及各种美国基地,要对俄罗斯构成前沿抵近威慑之外,关键方向在北部。如果极地地区形成新的对抗,北约国家正形成新的对峙模式。之前北极理事会这几个国家,俄罗斯毫不畏惧。
普京总统曾经说过:“决定北极归属的是拳头,不是文字”。在和这几个国家的竞争中,俄罗斯无论是基地数量和适应极地武器装备都高出一筹。
北约国家试图把西部边界的联盟向北极转向,用北约的方式在北极进行对抗,这是个比较大的转变。说明今后在北极争夺战中,北极国家不会单打独斗,会依靠芬兰、加拿大、冰岛、挪威几个国家形成新的联盟关系。
在统一的联盟对抗下,俄罗斯就会显得形单影只。联盟的扩大,在前线地区部署大量武器装备都会对俄罗斯形成两线牵制。
北约东扩所形成的对峙边境长度增加和前沿威慑进一步强大,北扩也让北极地区再次陷入火热的争夺。
俄罗斯在这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,无论是破冰能力还是水下战略核打击能力,都对美国和北约构成重大影响。
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的围堵,在北边是“跑风漏气”的。现在芬兰的加入,将众多北极国家组成新的联盟关系,北极方向上的“围墙”会越来越高、越来越厚。在芬兰入约草案中的两个“不限制”,对于俄罗斯西部和北部的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。
关键词:








